学院团委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 » 学院团委 » 团学活动 »

第十届国际风云高端论坛之马德普教授专场讲座成功举办

  ——马教授谈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院新闻中心讯(记者:谢思玉 摄影:赵若祯 校对:赵若祯)
    4月14日晚6:30,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国际风云高端论坛“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专场讲座在行政楼222会议厅成功举办。讲座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津市政治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政协委员马德普教授主讲。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分党委李航敏副书记以及杨吉平老师、乔亮老师和陆闯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欧阳茗同学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

 
马德普教授演讲

戴长征院长致辞
 
主持人欧阳茗

      戴长征院长在开场辞中对马德普教授的到来表示了诚挚欢迎。他提到:马德普教授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在政治学理论、政治思想史等领域都成就斐然。无论是政治学一级学科下面的哪一个领域(国际政治、外交或者比较政治学),其学科基础都是政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也都应该更加重视政治学学科的重大问题和根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因此,马教授本次讲座的主题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讲座的开场部分,马德普教授解释了选择本题目的初衷:一是民主制度和民族问题对于国家政治建设和世界政治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学术界对民族问题与民主政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马教授认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看待和处理“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中国政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马教授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与民主政治的兴起、多民族国家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比较成熟国家如何避免民族分裂危险、多民族国家与民主制度存在张力的原因、创新民主机制和维护国家统一这五个方面问题展开了论述。
 
     通过回溯西方的政治实践史和政治思想史,马教授指出西方对于现代国家的认知仍停留在 “现代国家=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上,但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民主化过程中存在的多民族国家在民主制度下的分裂危险。马教授进一步指出,所谓多民族国家实际是由多个聚居的民族构成的,既与一般的“民族国家”不同,也与移民国家不同。对于后发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主化过程潜藏着国家分裂和出现种族冲突等风险,关于这一点,亨廷顿、迈克尔•曼、蔡美儿以及杰克•斯奈德等学者都在自己的相关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论证。
 
     结合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分离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法国的科西嘉独立运动、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等事例,马教授指出,即使在民主政治比较成熟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分裂危险也依然存在。其原因在于多民族国家与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民主制度间始终存在着张力,也因此民主制度并不一定能有效地解决民族问题。
 
     具体说来,多民族国家与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民主制度之间的张力根源于在多元的民族文化与选举民主需要的基本共识之间、在民族语言的差异与民主的表达沟通机制之间都存在着的张力。在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民主体制中,政党为了获得支持往往采取民族主义政策,这对于民族矛盾有着放大和激化作用,而投票民主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也与少数民族权利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由此马教授得出了多党竞争执政的民主体制本质上更适宜单一民族国家这一结论。
 
     马德普教授通过列举和回答相关理论问题,推演出“我国如何处理好民族状况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解答。马教授对于“现代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民主的实质、竞选的意义、选举民主的基本共识、民主与国家统一的选择、评价一国政治体制的标准等问题的回答,解决了同学们在这些问题上产生的困惑。此外,马教授认为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和瑞士的经验,通过共识民主或协商民主处理好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潜在民族冲突问题,也就是说以民主制度的创新来解决好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
 
     在互动环节中,到场同学踊跃提问。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民主与多民族国家关系的具体逻辑连接、我国如何处理好民族问题、跨国界民族的国家认同等问题,马教授一一耐心讲解,并在自己的回答中再次强调了注重民族文化认同和因地制宜创新民主制度的意义。


同学提问
    
    戴长征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我们应该向马教授学习,要加强基本理论训练和提高专业素养,学习马教授研究政治学重大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随着又一次的热烈掌声,本次高端论坛于晚上8:30圆满落幕。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对于具体国情下的民族与民主问题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基础理论对于学科的重要性加深了认识。期待下一次论坛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