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团委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 » 学院团委 » 团学活动 »

【杨梦瑶专访】女神养成记

 
 
(记者:马少杰)杨梦瑶,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学生。绩点3.7,获一等奖学金,已被伦敦大学学院录取。在课余方面,她曾获得埃森哲、阳狮广告和尼尔森等的实习机会,曾在普华永道和央视实习;曾任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CACIS主席和国际关系协会副会长;在北京市大学生危机斡旋·TPP国家顾问智库峰会大赛获得冠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MCD全国大学生商业策划大赛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她在生活中喜爱摄影,练就马甲线,还考取了OW的潜水证书。
因为长相酷似女星桂纶镁,经常被同学调侃为“女神桂纶镁”,今天那就跟随小编到杨学姐这里看看“女神”是怎样养成的吧。
 
  
 
PART1  出国的准备和积淀
 
    1.学姐,很高兴能采访你。你申请了6个学校,拿到了5offer,包括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和杜伦大学,并且选择到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你是从什么时候规划的出国留学呢?你又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呢?可以分享给我们一些经验吗?
    做出去英国留学的决定其实非常仓促,但是很庆幸大学以来的“不松懈”帮助我拿到了多个offer。我是从大四上学期正式开始操作申请的事宜的,按部就班地按照时间表来进行,9月签约中介、了解留学事宜、确定学校和专业、联系推荐人,10月准备各项申请材料,特别是文书、推荐信和简历,11月初正式递出,然后在12月之前得到了所有申请学校的反馈。
申请阶段的执行力很重要,而且需要深入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和其他准备出国的人多多交流可以消化焦虑的心情。想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的有几点:
首先,虽然我的申请情况还是可喜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早做准备会更加的从容,特别是语言考试一定要早做准备,因为绝大部分同学都需要多次考试,这是申请的硬性条件;
第二,即使一开始没有做好自己的长期规划也不要紧,可以一边积累、一边发现兴趣、一点点明确自己不喜欢的,最后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但无论如何不要让自己闲下来,每一个经历都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第三,很多学弟学妹很关心要不要找中介的问题,其实我觉得绝大部分的申请者会觉得不安,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相关信息储备太少,而且也是第一次经历申请,中介可以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但如果对自己有更高的期待则绝不应该让中介大包大揽,只有自己全程参与才能完成更体现自己竞争优势的申请材料;
第四,转专业申请难度会比较大,需要展现出你在你将申请的专业方面有必要的先修课程和相关经历,只谈自己的兴趣则会比较空泛。
    总之,决定出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很开心能够把自己的经历提供给想要出国求学的学弟学妹作为参考,也希望大家能够思考留学对于自己的意义是什么。特别是在大三下到大四上这段时间,准备出国、考研和就业在时间的利用上有比较大的冲突,所以确定了方向就要全力以赴。
 
    2.学姐,看到你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央视体育赛事频道和阳狮广告的实习经历。这些实习经历和你所学专业并不直接相关,你是怎么得到的这些实习岗位呢?这些对你的出国留学有什么帮助吗?
    央视和普华永道的两段实习主要是通过内推的渠道得到offer的,虽然专业并不对口,但是并不影响我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我在大二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时得到了埃森哲的实习机会;在毕业论文基本完成之后,我也不想浪费出国前的这段时间,所以参加了阳狮广告和尼尔森的面试,而且都拿到了offer
    在实习方面我有几点感触:第一,面试的时候经常被问到“你是学政治的为什么来我们XX公司”,而其实专业是参考依据之一,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一位HR曾经跟我说,很多同学都有漂亮的简历,但是和他们进行电话沟通或面试时就会觉得,他们的表现并没有像简历所呈现的那么好,所以还是要用实力说话;第二,面试的时候要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自信,最基本的要求是对自身经历有条理的阐述和深入的理解;第三,每次走上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都会有很多新的挑战,快速学习能力是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第四,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寻找相关行业的实习,亦或者是为了在以后正式工作之前多尝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论初衷如何,都希望大家能找到对自己而言有价值的实习。
 
 
 
PART 2  大学的学习和工作
 
 
3.我们也许都在学生工作和学习之间失衡或迷茫过,学习很重要,但学生工作也会给自己带来必要的锻炼。学姐你的学生工作经历丰富,担任过CACIS的主席和国关协会副会长,加入过校会宣传中心和院会的志愿团,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绩点达3.7,获一等奖学金。大学期间,你是如何平衡两者的呢?做过什么取舍吗?
    学会时间管理是特别有益的,我通常会按照事项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安排,有的时候会做出必要的拒绝。在时间特别难以协调的时候,我曾经有过刷夜到天亮然后继续去上早课的经历。
    学习方面,和同级很多同学相比我的成绩并不突出,坦率的说,我也没有在学习上下过苦工。但是我觉得取得理想的课程成绩,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的体现,因为本科的课程还是比较基础的。我要求自己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参与其他活动,要不停给头脑充电、对未知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余方面,我觉得参与到各大竞赛当中,对于我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三课堂,很久以来我都特别容易怯场,甚至老师上课提问我都很容易紧张,而这些竞赛的设计大多都需要我站在广阔的舞台上,面对无数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精彩地表达观点和回答敏锐的提问,正是了自己一把才让自己变得更加大方、自信,如果学弟学妹有精力的话也可以多做尝试。
 
 
    4.我们学校课程的一大特色可谓课堂presentation,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很多人吐槽presentation实在太多,做起来很耗时而且麻烦。其实我自己还挺享受做pre的,而且在很多门课上(包括两门暑课)取得了pre第一名的成绩。
在对pre开窍之前,我也有过很多误区,觉得内容越充实越显得下了功夫、模板要好看、动画要给力等等。但后来我更认识到,做pre其实只是和大家分享研究成果的形式,每次为pre而做的准备则是自己和团队一起完成研究的过程,只有问题研究透了,pre才会精彩。所以做好preppt绝不是信息的无效堆叠和读稿。而是以ppt为载体,提供可读性强的资料(字数、字号、字体、色彩搭配、模板风格都应该被考虑),在有限的时间里逻辑清晰地讲清楚自己所研究的问题(例如选题原因、研究主题、主体部分、反思和总结)。至于时间把控、脱稿发言和流畅度的问题,就要自己盯紧时间反复练习了。
课程pre其实是非常有用的:首先,在我参加比赛、进行项目路演、在实习中给客户呈现ppt形式的报告时,都需要我有能力把需要分享的内容清晰地呈现出来,做课程pre的时候可以不断试错;第二,通过听讲和看书所学习的知识可能很容易遗忘,但是自己真正参与的pre却能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研究pre的问题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经过广泛吸纳、提炼关键信息和组织材料进行展示的过程,自己对将要阐述的问题已经有了反复的思考;第三,多次进行pre练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些演讲的技巧和气质方面的变化。
 
 
5.学姐,有很多同学对加入学生组织有相关问题,比如参加什么样的学生组织会比较好?如果以后想要加入XX公司,现在在XX组织中的经历会不会加分?对于加入学生组织,你有什么体会和建议吗?
 
    其实我在入学之初也经历了同样的迷茫和困惑,我的故事也许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有几点我是非常肯定的:第一,加入什么样的学生组织取决于自己喜欢什么,想要收获什么、学习什么和提升什么;第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学生组织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成长,有的同学加入学生组织后只记得自己频繁地参与例会、到后面甚至都不会出现了,也有同学慢慢成为了团队的核心、可以自己游刃有余地设计并举办一场大型的活动,愿意付出、愿意担当才会更快地成长;第三,包括加入学生组织在内,大学里的每一个经历都不会直接导向某一个明确的结果,有的时候不能完全用功利心来看待一件事的价值,有时无用乃大用;第四,加入一个学生组织并愿意好好参与其中的话,一定会占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大家要权衡利弊、保证健康。
    我特别感谢自己在国际关系协会成长的三年,在我从干事慢慢成长为一名副会长的过程中,有更多留学生朋友和国关院以外的朋友知道了国际关系协会的名字,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当中。很感谢这个包容又年轻的团队,可以让我们这些敢想敢干的人走到一起,只要我们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可以大胆地创新。当社团的同伴说有我在他们就会放心的时候,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就这样,我们不再限制活动的报名人数,而是思考怎么为更多的同学提供参赛的机会,如果有人员、场地、资金、规则的问题我们就一起攻克。以品牌赛事国际关系史大赛为例,校内赛报名人数已达100余人,而校际赛也已经发展到京津地区14校的规模。
    在协会的三年里,我也收获了最真挚的友谊,和协会的同伴与兄弟院校、社团的同学成了很好的朋友。2016年,我从协会的平台,走向了CACIS年会的平台,代表协会进行了优秀社团的路演,并选举成为全国联谊会主席团成员。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了不起的同学,他们有人将赴帝国理工攻读硕士,有人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与Youth 20 Summit,还有人建立了一支成熟的China Youth中国青年公共外交队伍。这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获了鼓舞。
 
   
PART3 成长与奉献
 
6.你曾在我校的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了HR的一致好评,你觉得你的哪些地方打动了评委?有可以给我们分享的经验吗?
    参赛时我是全场唯一的大二学生,其他的选手都比我的年级高。我做的职业规划是成为记者(其实现在的职业规划已经完全改变了),决赛的第一部分是路演,介绍自己完整的规划,逻辑缜密、有详有略、结构完整、表述清晰非常重要,很多选手过分强调自己的履历却忽视了其他部分,就造成了失分;第二部分是问答环节,由台下的HR进行提问,虽然是考察临场应变的能力,但是如果围绕着自己的规划和简历上已有的经历进行深入的准备,那么应对HR的提问还是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地应答的。例如:对于HR提问的“为从事新闻行业做了怎样的准备,有什么思考”,我就在问题回答的最后,结合我所学习的公共外交专业谈到了我所认为的新闻行业的意义,体现了专业能力和自己的思考;又比如HR问到我最近看过的电影,我就巧妙地介绍了一部关于舆论和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影片“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7.我们都希望坚持自己做喜欢的事情,但似乎必须做的事情太多了。你有哪些坚持下来的兴趣吗?是怎样坚持的呢?
    其实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还挺多的,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大概永远不会用“没时间”来推脱。因为我父亲是摄影爱好者,所以现在看到有意思的场景和好看的事物也会随手拍下来,前年考了OW潜水证,去年练了马甲线,有空也会和朋友看看豆瓣同城上有趣的活动。
 
 
8.学姐你曾在乡镇小学支教,但有人认为支教这种短期的志愿行为并不能改变什么。那么你为什么会选择支教呢?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呢?
    从小学到高中我都做过很多志愿活动,比如去敬老院参与临终关怀志愿活动、担任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志愿者、带外国的朋友体验中国文化等,但是像支教这种在一个地方扎根两周进行深度志愿服务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参与。我也对短期的支教项目有过同样的怀疑,所以我们的项目采取了暑期夏令营的形式,尽量在短时间内帮助孩子们在体验中发现自己的乐趣,因为如果能让孩子们发现一个自己热爱的兴趣可能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支教过程中还有一些难忘的经历,比如说支教的第三天就得了急性肠胃炎,但好在镇上唯一的卫生所就在小学旁边;给孩子们上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本来很担心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不会太复杂的歌曲,但是他们却用一次流行歌曲的大合唱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在组织文艺汇演的前一天,因为我负责的一年级同学很顽皮又有些怯场,所以他们的合唱节目差点被取消,但是孩子们都是很聪明、有灵气的,在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上还是呈现了高质量的表演;支教的地方基础设施并不是特别好,但是在灯光昏暗的夜晚我们看到了很美的流星;我们没有像大学宿舍这样的住处,我们女生被安排在计算机教室打地铺,有的时候我们会忙里偷闲、上网看一看里约奥运会直播。
 
PART4 回首与寄语
 
    9.时光飞逝,回首大学四年,你对学校和学院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非常感谢学校带给我们自由的成长空间和多元丰富的选择,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向往的方向发展。虽然总会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贸大的校风浮躁、学术氛围不浓,但其实学校里从来不缺少积极奋进的身影:图书馆永远是满满当当的;我们寝室在周末想去宁远楼教室拍毕业照,竟然找不到一个空教室;每天晚上9点后的牛大碗永远人满为患,大家或伏案或讨论。我常常觉得,在这样一个大家都很“拼”的环境里,自己很难宅在寝室虚度时光。
    国关一直都是家的代名词,师生之间都非常熟悉和亲近,学院这个大家庭大概就是我摸索着前进的坚实后盾吧。有什么困惑和喜悦就去陆老师和李书记的办公室坐坐,有什么学习上的困扰都可以得到老师们的耐心解答,戴院长也会在百忙之中叫我们过去谈谈近期的收获和今后的打算,还非常爽快地告诉我们如果有什么困难,他一定会给予大力支持。记得之前在一节体育课上,其他学院的同学听说我们有院长亲自授课的课程,他们非常惊讶和羡慕。国关同学之间也都会无保留地互相帮助,现在我还经常和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联系,听听他们的建议。
    我在大三一年分别加入了王宏禹老师和董青岭老师的两个学术项目,有的时候我和老师们说觉得自己学术能力有限、帮不上太大的忙,老师却给予了我最大的肯定,打消了我在参与项目期间的顾虑。毕业之际,我在檀有志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老师给予了我关键的指导,又鼓励我在不受他的思路的影响下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一篇有价值的论文。我非常感谢每一位老师给予自己珍贵的教导和帮助,让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所学专业的魅力。总觉得学院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着智慧的光芒,可以说正是他们坚定了我继续深造的决心。
 
   
 
    10.采访的最后,还想请学姐送给学弟学妹们“一碗鸡汤”。
高中时的班训是君子不器,所以也希望把这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对自己的潜能不要吝惜想象,更不要吝惜行动,希望我们以后回顾大学时光的时候可以感谢努力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