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团委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青团 » 学院团委 » 团学活动 »

【专访】明月前身,姝文如玉

个人简介:张姝文,国政专业的中(zhi )二(zhang )学姐,初夏外经贸毕业,夏末上交大读研。自评为试图用叛逆感掌握人生的“体验派”学徒,因为相信失望比遗憾更真实,所以一直且(bian)行(xue )且(bian)歌(wan):爱写作,喜欢黏黏腻腻的文字,并不妨碍偶尔正经地码点儿八股文;爱运动,打球是喜欢的锻炼是佛系的,毕竟拎得起球拍举不动铁;爱游戏,开黑会被嘲菜鸡互啄,并不反思自己还要推锅UIBE-WLAN。综上所述,要才没才,要颜没颜,没什么成就也不怎么爱现。因为小张同学,只是一个梦想着更大世界的在路上的普通人呀~

看到这么一份可爱的简介,汪汪小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采访我们的小张同学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张同学考研和生活的那些事儿。

考研:孜孜不辍,时不我待

1.学姐大概是什么时候有考研的打算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让你更加坚定了考研呢?

其实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还是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是到了大三下学期必须要思考出路的时候才最终决定了考研。当时综合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绩点不够理想、对暑课也不那么适应,所以就没有选择出国。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来有去上海发展的打算。上海既是经济中心,离我的家乡宁波也很近。既然未来想去那里就业,就希望通过上海本地名校的几年硕士生活,既有一个研究生学位,也能拓展属于自己的当地人脉圈。

谈不上多特别的事情,只是跟周围的亲朋好友交流的时候,他们各种各样的态度就像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内心。当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而我绞尽脑汁地想反驳的时候,突然就觉得不必费唇舌了。

2.在决定了考上海的学校后,在众多高校中学姐选择了上交大的公共管理专业,可以向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过程和原因吗?

我觉得外经贸是非常优秀的学校,那如果要考研,我的目标自然也得是名校。另外我还想感受一下与贸大有不同气质的综合性院校的氛围。于是在上海的学校中,我主要考虑的就是上交和复旦。比较现实的想法在于我选择的是文科专业,当时觉得理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可能竞争没那么激烈(事后证明大概也只是幻想),而且这两所都是我的理想院校,所以权衡之下选择了上交大。

然后就是选择专业,我觉得专业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查找参考书目时我发现公共管理学硕的考试用书如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都在介绍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我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它。还有就是,虽然上交是一个侧重于理工科的学校,但是它的行政管理专业非常优秀,在今年新出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里面排到了全球前一百、全国前五。

3.考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那么学姐为了考研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呢?对于同样准备考研的小伙伴们有什么宝贵的建议呢?

考研前的几个月大家都在全身心为考研而准备,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从时间的角度来讲,考研前半年左右,我和我研友每天都会在八点以前站在图书馆门前排队,闭馆之后才离开,最后一个月在闭馆之后还会出去自习一两个小时。当然,我还是会保证十二点之前睡觉,充足的睡眠才可以保证白天学习的高效性。在娱乐方面,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打游戏的人,所以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把手机和电脑上的游戏都卸载了,游戏账号能送的都送给别人了,反正就是断了回去玩的可能性。其次,自习的时候手机很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所以我和我研友会用forest“一起种”的功能,只要其中一个人玩了手机,所有人的树都会枯死。通过利用一玩手机就会坑害别人的负罪感,我在前期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学习就是学习,不刷手机。最后就是方法的问题,考研和我们以前遇到的考试是有蛮大差别的,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建议的话我觉得有三点吧。第一点是关于信息搜集还有选择,我们都知道考研是场信息战,所以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前期我们需要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往年录取名单、报录比、参考书目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实力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合理准确分析自身情况才能做出最佳选择。当然,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轻易更改,没有必要翻来覆去挑选学校,或是犹豫不决。最好一直都有这样一个觉悟:名校都不好考。

第二点是效率,绝大多数人利用的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比的就是效率。坐在图书馆十二个小时不等于高效学习了十二个小时,所以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有清晰的规划。拿我自己举例,我最讨厌的部分是背教科书,特别排斥又书面又繁琐的句子,但是背是必须的。然后在某一段时间里我发现我在早晨背书是最有效率的,所以刚到图书馆的时候就开始背书,下午的时候才会选择刷题,晚上再看一些文献,比如目标院校老师的相关论文,或者是复习早上背的内容。

最后就是心态问题。考研最后关头当各种压力涌上来人是很容易崩溃的,特别是我们文科专业,背了忘、忘了背是常态。除去五本专业书,在最后一个月里我还需要背诵各种各样结合时事热点的政治大题。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心态,一定要找到能够持续激励自己的动力,在自我的不断重组中告诉自己“没关系、慢慢来”,“我要收拾好心情,我还能够坚持下去”。其实考研坚持到最后的人不多,笔试时我周围的同学有很多中途弃考,有来一科的,有来两科的,到最后一科考完我周围的一圈人都不在了。确实,整个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让我想放弃,但我觉得既然选择了,那就坚持下去。

生活:气充志定,恬然自得

4.学姐不仅学得开心,而且玩得尽兴。学姐可以向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大学课余生活吗?学姐又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呢?

其实我比较喜欢球类运动,什么都会一点点。也有参加一些球队,既是生活的调剂,也可以锻炼身体。此外,除了考研那段时间我的游戏是没有停过的,我是个非常喜欢玩的人,总觉得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实习、社会实践我都有参与,我在港大有过短期的访学,也去投资公司进行了短期的学习,拿到了港大教授和公司高管的推荐信。当我觉得一件事情能吸引我,我就会选择去体验、学习一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关于实习和学习,我觉得实习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行业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和思想维度。也可以感受企业氛围,还有行业的运作方式,与更厉害的人共事。我比较深的感触是层次高的人和我们的差别更多的在于思想维度,而非基础知识。我现在还没有确定未来想从事的行业,就希望通过实习来体验这些行业的特点。我现在实习的职位是战略研究员,我对公司的理解每一天都在更新,这跟整理资料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我觉得实习的质量要大于数量,毕竟实习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学到了什么。另外工作、考研、出国是三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在没有想好自己走哪一条路之前最好不要一味地追求实习,学好本科课程知识才对三条路都有所帮助。

我自己也没有把学习和生活平衡得非常好,也处于慢慢学习的过程。我觉得我们在平衡压力的时候特别像小学奥数里那个抽风的管理员,他一边给池子放水,一边却在往里注水。我们的压力就是那一池水,所谓的平衡其实就是不要让池里的水漫出来。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临界点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释放,我们一定要有宣泄自己情绪的方式。当然如果上瘾而不求上进,就等于一味地去放池子里的水,结局就是干涸。比如我喜欢玩游戏,但是我一直提醒自己是我在玩游戏,而不是游戏在玩我。我只是把游戏当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不能被它控制。考研的时候压力特别大,我也需要休息。但这个时候休闲的方式就会和之前的不一样,毕竟不想在游戏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当时宣泄压力的方式就是参观一下我研友的高数书,想到自己所有的参考书上都写着人话就放松了很多。同时她看着我每天翻来覆去地背厚厚的专业书,想到自己不用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觉得好解压。我们就在这种互相伤害的环境里互相减压。

5.从老师们那里了解到,学姐的行动力和执行力都极强,而我们现在做事往往都缺乏了行动力,学姐对于克服拖延症、提高行动力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我自己是没有拖延症的,我也特别不理解那些拖延症晚期的人,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完成的事必须拖到最后一秒。我的理解是我们不喜欢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却又必须要做,所以只好尽量延后这个过程。那么我觉得我们必须先认清这个现实:不管拖到多晚我们都必须完成。大家或许听说过“飞轮效应”,指的是使一个静止的轮子转动起来,一开始花费的是最大的力,但是随着一圈一圈的努力,你会感到越来越轻松。坚持推动这个飞轮,最后可以飞快地旋转起来,而此时已经不需要多大的力气,所以“万事开头难”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不想拖延,那么从一开始就不要拖延,一秒钟也不要拖延,不要给自己任何的借口,就是要告诉自己“现在、立刻、马上”。

未来:以梦为马,矢志不渝

6.   学姐马上就要去上交大了,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和打算吗?

放眼望去,其实不敢有期待,感觉前面的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打算的话第一个我希望可以及时补上我的专业知识,毕竟跨专业考研的我在专业基础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想着继续努力,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上交有我这样的学生不丢人。”第二个虽然我没有选择出国,但还是很想出国交流半年或者一年,体验一下国外学校的氛围。上交有很多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项目,所以可能会在研二出国交流一下。第三个我还是想要深度实习,希望找到自己理想的行业。

大学生活最大的期望就是我在毕业的时候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可以笑着说一句:“我以前真的好傻好天真啊!”因为这代表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是有进步的,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心态思维。我觉得这才是大学生活的价值吧,无论如何,我永远期望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记者 汪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