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交流 »

我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国际关系学院讯(特约通讯员 刘娟凤 摄影 宗术权)2011年10月8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新华文摘杂志社、求是杂志社、政治学研究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等权威期刊的学界同仁,以及我校党委王玲书记、组织部黄捷部长、科研处王强处长、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徐松书记和部分师生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熊光清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杨海蛟研究员主持。

我校党委王玲书记到会做重要讲话。王玲书记高度评价了举办此次研讨会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中国政治的五大优势,即:政治制度的优势、执政为民的优势、国家动员力的优势、调整和改革的优势、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软实力优势。王玲书记殷切希望我校“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并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伟大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我校科研处处长王强教授在会议中充分肯定了“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取得的成就,希望团队成员进一步努力,争取取得更多优秀研究成果,并希望各位与会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团队的研究工作。

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环节共分两节。第一节的研讨主题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历史、现实与前景”。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杨海蛟研究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对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做了比较乐观的展望。他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其规律性,超越和滞后都是不利的;同时,中国政治发展也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力推进中国政治发展进程。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施雪华教授总结了近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8个特点,即:以执政党的权利和权威为核心;以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为中心;以社会自由和经济效率为中心;以国家权威、行政权的扩张为中心;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和分支以效率为中心;以权力而不是以职能为中心;国家机构的改革以中央政府权能为优先;改革中分支机构和部门缺乏改革的特色和特点。他提出了未来30年中国政治改革的愿景,这将体现为:以国家和政治的权威为中心,重建国家权威;推进政治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配套进行;立法、行政、司法平衡;政治改革以效能为中心;政府改革以职能为中心;平衡中央和地方;整体和分支各有特点,不同的部分要有不同的价值标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燕继荣教授从精英主义和平民主义的角度将政府治理模式分为寡头治理模式和民主治理模式,并分析了这两种治理模式的利弊,探讨了完善这两种治理模式的途径。他认为,中国政府创新的努力方向在于: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本着“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原则,重塑社会管理模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石本惠研究员对中国宗教意识形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种宗教发展迅速,宗教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当前,中国宗教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偏差,并导致一些教徒行动上的偏差,比如:有的寺院人员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有的僧众戒律意识差;有的宗教人员借助于宗教搞分裂国家的阴谋;有的地方强调宗教寺院的旅游性而忽视僧众素质的提高,等等。因此,必须加强推动宗教干部学习宗教知识和宗教政策;正确宣传宗教意识形态,反对藏独,反对搞分裂国家的阴谋;要在全国各大寺院、道场等处强化宗教戒律,提高宗教人士的素质,使宗教道场坚持正常的宗教活动,从而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际关系学院熊光清副教授对中国网民网络表达的倾向性进行了探讨。他从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中国网民特别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这一问题。第一,互联网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监督方式、参与平台和参与渠道,而且使组织公众和动员公众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第二,互联网不仅创造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正在颠覆一些传统的观念,使网民通过网络表达的政治诉求更容易展示其影响力。第三,党和政府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曝光和网络反腐采取了支持态度,对网络舆论保持着适度宽容,从而使网络曝光和网络反腐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效果又激励了更多网民采取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认为,正在由于中国网民乐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中国的网络政治才向我们展示了它极其精彩的一面。

研讨会第二节的主题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与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探讨了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他提出,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精髓,协商民主和票决民主的相互结合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它既存在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中,也体现在各级各类选举活动和领导班子的决策中。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坚持协商民主并不等于排斥票决民主。我们不能满足于协商民主的相对成熟,而是要进一步完善票决民主的具体制度、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

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光斌教授从政治发展次序的角度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进行了阐述。他提出,中国政治发展的次序是先有经济权利,然后依次是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他认为,中国革命已经解决了国家的总体性危机,当前更应该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政治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基本解决了经济权利的问题。当前,应着重解决社会权利问题,并着手解决政治权利问题。新世纪的中国政府选择的战略是社会权利保障战略,这一战略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中国政治发展应注重法治民主,法治民主是实现或保障政治权利的根本。

中共中央党校刘学军教授以人民政协理论对马列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主题讨论了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他提出,人民政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主理论中有关民主的国家形态和人民主权思想、权力监督思想、政治民主向社会民主回归的思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叶静博士探讨了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投入差异的产生原因。她通过比较张家港和昆山在社会保障中存在的差异发现,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影响了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并且提出地方发展路径的差异带来了政商关系的不同,而政商关系的差异导致了地方之间不同的社会保障。

上海社会科学院王继停博士围绕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作用探讨了国内外工会的发展变化。他认为,当前西方工会已经面临困境,工会力量衰退,无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后发展国家失去了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而跨国组织的影响逐渐增强,国际工会组织已经涉入国家内部的工会事务。由于中国面临着十分突出的工资问题,中国的工会应试图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发挥作用,并加强探索工会的角色和地位,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工会发挥作用的道路,在工资集体协商三方机制中明确自己的定位。

本次研讨会深化了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加强了学界同仁之间的学术交流,特别是扩大了我校“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的社会影响,并为该团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