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第三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成功举行

 第三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成功举行


 

      2016年4月16日,由我校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第三届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为国际关系学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教授作为校外嘉宾代表致开幕词。裘主任首先对国际关系学院十周年院庆表示祝贺。她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引领国际合作的底气更足、成功案例更多,“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远超预期。近年来的外交实践表明,只要合理运用软实力且充分投入硬实力,中国就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林校长指出,中国引领国际合作,需要处理好冒进还是保守或是韬光养晦的问题,当前亚洲有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三个一体化进程,为中国引领国际合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在随后的议程中,围绕“中国如何引领国际合作”的论坛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代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顶级研究水平的一批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论坛上半场的中心议题是“中国如何引领国际合作:理论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指出,要超越制约国际合作的意识,一是要充分认识跨国相互依存是当代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二是要深刻反思国家利益最大化,倡导有效合理的国家利益观;三是要超越国家主义和非此即彼的束缚,以全球主义和世界主义的视野审视人类文明的进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对比了中美全球治理观的不同,一是中国是以联合国中心,美国是以联盟为中心;二是在议题上中国以发展优先,美国以安全优先;三是中国提倡全球伙伴网络,美国则是等级制;四是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塑造别国内政,致力于塑造全球民主化。《外交评论》执行主编、外交学院陈志瑞教授认为,政治学上有国家与社会的二分框架,而社会普遍被边缘化,要避免国际合作中的国家主义导向过度强化,需要理清国家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改进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的方式,在上大项目同时,加强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的参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刘雪莲教授借用计算机语言“耦合性”梳理了国家与国际秩序的互构关系,认为这种互构关系非直接性耦合、控制性耦合、改造性耦合、公共性耦合等表现形式,可以运用权力基础、制度依托、价值观维系等三个基本变量考察国家与国际秩序的耦合程度,公共性耦合是中国未来引领国际秩序的方向。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将国际秩序分为国际体制性秩序与国际权势政治秩序,在国际体制性秩序上,中国在不同程度上作为合作者参与重大多边体制,在其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在国际权势秩序中,对待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及战略优势,中国比较激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唐永胜教授分析了结构性影响力这一概念,中国需要占据地区安全经济合作结构制高点,将自身利益与地区共同需求相结合,并以观念性要素影响力的提升带动结构型影响力的提升,在关键性领域提供公共产品。外交学院副校长王帆教授指出,中国的崛起应成为合作型崛起,需要新型合作观、新型竞争观、新型发展观、新型安全观、新型文化观等新型理念的支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方长平教授着眼于经济与安全、双边与多边、内政与外交、理念与现实等四组关系,展开了对中国参与周边合作的理论思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全面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四大机遇、八大挑战与八大对策。


      论坛下半场的中心议题是“国际合作中的中国角色:引领抑或参与?”。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教授指出,当前在经济、互联网、核安全、气候变化等四个领域的全球治理已收到中国最高领导层的高度关注。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周琪研究员认为,中国引领国际合作的最大优势在经济方面,“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赢得地区国家的好感,增加了地区国家的合作,但大国之间缺乏合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指出,中国引领国际合作,需要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尤其在价值观层面不能说两套话,而在合作中要想成为引领者,国家自身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世界经济与政治》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袁正清研究员以参与、改革和创设三个关键词为线索,阐释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变化。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吴志成教授指出,中国目前还处于参与全球治理的初级阶段,尚未拥有与GDP第二相匹配的软实力、感召力、影响力。一方面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自身能力还有不足之处。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楚树龙教授认为,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已经不只是参与者,在引领国际合作方面也有实际行动,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多是与其他国家共同引领国际合作,单独引领国际合作的事例尚少,中国引领国际合作的能力还远远不足,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国际关系学院校长陶坚教授强调,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对于中国引领国际合作的能力至关重要。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教授阐释了国际合作中参与者和引领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中国是否应该进行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身份转变的问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正毅教授认为,中国过去30年受益于现有的国际体制,现在需要着力突破国际合作中的共同利益困境和共同实力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主任薛力副研究员指出,中国国际合作路径中存在过于迷信经济影响力和过度依赖政府层面外交等不足之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熊李力教授认为,中国引领国际合作,需要化解国际合作中的规则分歧,这种规则分歧更多体现在中微观的操作层面,宏观价值层面的分歧不应被过度夸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青岭副教授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特征,阐释了数据分析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运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在论坛总结环节中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谢意。戴院长表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建院十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与政府部门、学界同仁的联系日趋紧密,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为打造具有贸大特色的国际关系研究品牌, UIBE国际政治经济高端论坛聚集了一批国内顶级研究水平的学者,追踪国际关系研究的最新前沿问题,通过富有深度的交流研讨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中国外交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新闻报道链接: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4/17/c_128903327.htm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6-04/17/content_38260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