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2017年UIBE暑期国际问题研讨会‘一带一路:既有成效和未来前景’”成功召开

 
 
 
  
       
2013
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开启了中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局面。2017515,中国举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和成果,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并且共商下一阶段的重要合作举措。该论坛成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的一个阶段性里程碑。有鉴于此,201771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逸夫科研楼校董会会议室成功主办了“2017UIBE暑期国际问题研讨会:‘一带一路:既有成效和未来前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莅临会议并致开幕词。
他认为,国际关系学院连续多年举办暑期国际问题研讨会,今年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学者莅临惠园表示了热烈欢迎。林桂军教授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发展进程做了回顾和展望。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倡议提出到今年举办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这一阶段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和自由贸易区初步建立,为“一带一路”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从今年一直到2024年,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和通往波罗的海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将基本建成。第三个阶段是从2024年到2049年,将建成中国与世界进一步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设施连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基本实现。林桂军教授还对“一带一路”中的四个关键国家、途经的五个国际区域和九个经济走廊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分析。他希望各位中外专家能够聚焦主题、碰创出思想火花。

 

       此次研讨会共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一带一路’中的公共外交”,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汉主持。美国美利坚大学的赵全胜教授研究了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演变,他认为相比于奥巴马执政时期,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美国对“一带一路”有了更为积极的参与,但是特朗普的整体对华政策依然受到美国国内多种政治力量博弈的掣肘,未来在亚洲将呈现中美二元领导格局。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的
James DeShaw Rae教授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全球治理的范式转换,他认为中国、美国、日本和东盟国家对亚太区域的发展有不同的愿景,当前中国倡议的发展愿景与美国所主导的自由主义体制形成竞争关系。欧盟-中国商会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Sara Marchetta分析了中国与欧洲的跨境投资,她认为中国与欧洲的投资和贸易关系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两方在法律体制、行政审批体制、经营管理风格和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目前尚有较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克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若楠博士分析了东南亚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战略反应,她认为东南亚国家一方面会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则努力维系与日本、印度、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以维持各主要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平衡态势。厦门大学的捷克籍研究员Tomas Zuklin分析了“一带一路”中的国际环境法问题,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极大的改变途经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国际环境法制建设就极为必要,中国也需要加强对相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第二板块是“‘一带一路’中的经济外交”,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乔亮博士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Monica Thiel分析了“一带一路”给全球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她认为作为全球化推进的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需要通过推动合作式社会治理,在其实施过程中应对阶层、区域和代际之间的社会分化。巴西帕拉大学的Cláudio Puty副教授分析了发展银行在拉丁美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作用,他认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大幅度增长,多边发展银行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就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丹佛大学的助理教授Keith Gehring应用“国际前景”(International Futures)模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发展前景,他提出了“发展第一”、“安全第一”、“先易后难”、“宏伟构想”等前景设想,并在财政、对内融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债务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三板块是“‘一带一路’中的区域研究”,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国专家Nick C. Florea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聂槟以越南通讯社为案例分析了越南官方媒体对亚投行的报道,她发现越南官媒始终关注亚投行的发展,这反映了越南对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需求,但同时越南也注意保持与中国、美国、日本和其他主要大国关系之间的平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尚锋分析了越南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态度的演变,通过对官媒、民间意见和地方媒体的分析,他发现越南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谨慎而现实,一方面愿意参与合作项目,一方面又不愿意中国在南海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乔亮博士分析了日本参与“一带一路”的情况,他认为由于TPP遇到众多困难,日本从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一带一路”中,这有助于推动中日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但是日本的参与同时也会给中国造成竞争压力,并把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问题引入“一带一路”中。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Habib Ur-Rehman Solangi分析了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发展进程,包括互联互通、能源、工业园、农业、信息技术、港口等方面的合作进展,他同时也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同时也面临来自阿富汗、印度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以及走廊沿线部分地区严酷气候的挑战。
第四板块是“‘一带一路’中的多边合作机制”,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尚锋主持。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Florian Trauner教授研究欧盟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他认为“一带一路”与欧洲睦邻政策都体现了更大程度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都包含经济和政治目标,但是“一带一路”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参与国,可以涵盖内容广泛的各种投资建设项目。欧洲学院的门镜教授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欧关系,她认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该在欧盟整体以及欧盟成员国个体两个层面发展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同时关注中欧之间在法制、社会状况、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Buddhi Prasad Sharma探讨了“一带一路”所体现的中国的软实力,他认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提供新的契机,以增强其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核心内容的软实力,然而面对南亚地区的风险,中国需要更好的阐释和传播自己的发展理念和国际角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籍专家Nick C. Florea研究了“一带一路”在中东欧的“16+1”合作机制,他认为该机制已经在匈牙利等国取得极大进展,今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应该建立更为制度化和透明的沟通协调机制,中东欧国家则应该利用这一契机,推动中东欧各国一体化以及与西欧各国的互联互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在闭幕总结发言中,对所有与会嘉宾的专业水准表示充分的肯定与诚挚的谢意。他表示,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各位专家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分析视角,这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指出,目前“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和贸易发展。但是“一带一路”仍然面临很多风险和困难,而在其中,如何处理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关系,如何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宗教问题和政治不稳定问题,这些都需要重点考量。未来,“一带一路”必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相关国家参与,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共赢。他表示,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持续支持和参与UIBE国际问题暑期研讨会和暑期学校,继续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光明网:http://theory.gmw.cn/2017-07/19/content_25134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