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中华英才》:(戴长征)一位教育拓耕者的执著与情怀

戴长征:一位教育拓耕者的执著与情怀

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来源:《中华英才》5月刊 记者:王玉君 通讯员 梁利萍 )

 

 

 

戴长征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对外经贸)国际关系学院的院长、教授、博导。他从教几十年,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和同事们坚定支持下,为对外经贸创建了国际关系学院和政治学一级学科,并让该学科迅速壮大,成为贸大新的增长极。采访中,他给记者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是一个目标笃定、做事非常执著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家国情怀,有责任能担当的学者名师。

求学之路

“寿县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做过古代楚国十四年国都,拥有二千多年历史和完整的宋代古城墙。”谈起家乡,戴长征十分自豪。他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寿县板桥镇,从小就熏陶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虽然出身于农民家庭,但戴长征的父母却有些文化,懂得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性,他们对自己的儿子读书管得很严,希望他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青少年时期,与戴长征学习相伴的还有做农活。板桥镇是草席之乡,戴长征七八岁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编草席贴补家用,直到外出读书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劳动工具。

勤奋学习的褒奖是优异的成绩。戴长征14岁时被当地高中外语师资班录取,而板桥镇当年达到重点高中录取线的只有5人。“我在这所学校读了三年,为我打下了英语的童子功。以至于后来各个学业阶段,英语都是免修通过。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学习外语是一股潮流,我所在的外语班对学生要求极高,所学课本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写,几册英语课本我和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外语班师资力量强大,很多尚未返城的知青大学生在校任教,包括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戴长征说,“任何人的命运都与时代紧密相连,而我个人特别幸运的是,青少年时期赶上了改革开放。”

戴长征认为外语很重要,但又只是一种工具,他喜欢理论。1981年高中三年制外语班毕业后,戴长征在安徽省淮南市任中学英语教师,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在芜湖教育学院攻读英美语言文学专业、在安徽师范大学辅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戴长征当时一门心思读书、上学,尤其喜爱政治学、哲学、历史学和法律书籍,这也为其后来从事的事业提供了很大支持。

受电影《少林寺》影响,戴长征初中二年级开始跟一个老和尚练武术,从体弱多病少年转变成朝气蓬勃的青年。他曾经读到的,毛泽东为了坚强体魄,专门在暴雨天往外跑的故事,让他震撼,对他喜欢体育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拥有了强健体魄,才能拥有跋涉人生的能力。戴长征坚持锻炼二十几年,曾经当过篮球队和排球队的队长。如今50多岁的他,虽然再难有完整时间从事体育活动,但仍十分注重身体锻炼,出外经常是步行,即使从家到贸大的路有五六公里之远,但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坚持步行往返,一天走下来就有10多公里。

1988年,戴长征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攻读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之所以选择政治学专业,还是因为他喜欢深入思考社会问题。他认为,只读书是不够的,还必须面对历史和现实,深入思考。比如鲁迅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不学理论,没有学识是想不到这些的。鲁迅还论及林黛玉不会爱上焦大,焦大也不会爱上林黛玉,是因为他们分属不同的阶级,价值观和审美观不同。以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不懂理论思维,不懂历史唯物主义,是做不到的。如何认识社会,如何看国家、看世界,在戴长征看来,特别需要另外的一些知识做基础,譬如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

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戴长征回到家乡安徽,在合肥联合大学思想理论教研部任部主任,1997年10月评定为副教授。然而,工作顺风顺水、在学校颇受重用的戴长征感觉到不满足。他自我总结,自己读书不少,但感觉接受别人的多,静下来形成自己的想法少。他觉得,爱读书、愿意学习是一码事,能把问题的根源弄清楚、搞明白,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是另外一回事。因此,他认为自己还需要再深造,需要在更深层次、更高起点上,丰富学识,拓宽视野。于是,他又开始了自学。那时,合肥的冬天没有暖气,室内和室外一样冷,工作之余,他就披一件军大衣,穿着一双布棉鞋,每天坚持读书四五个小时。

1998年,戴长征回到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共党史系攻读政治学理论专业,并于200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他非常感谢这一段学习和研究经历,使他现在写起国际关系问题的论文心里有底,知道源头在哪里。比如在疫情冲击下,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会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样的问题,如果只看发生的事实而没有理论的支撑是看不透彻的。做学术要有理论托底,根本的东西一定有不变的因素在内,如果根本丢了或者做不上去,学问是很难做到一流的。这些思维和见解都对戴长征后来做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拓耕耘

2001年,戴长征进入贸大人文与行政学院,成为教授、系主任。由于工作出色,他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也得到了领导的重视。2006年,戴长征担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10年,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更名组建为国际关系学院,他又任院长、教授、博导。他是这个学院的开拓者,也是贸大政治学学科的创始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自己的优势,专业设置贴近社会,适应国家的发展,因此吸引了许多优秀学子报考。戴长征一直认为,贸大要有雄心将自己建设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那样的世界名校。贸大是国家重点大学,要能做到一超多强。要从国家战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高等教育及教育教学活动。他认为当院长的首要职责是把学科建设好。“学院从2007年招收本科生到2017年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只用了短短十年时间。之所以如此快发展起来,首先是面对曲折困难从不言弃,再就是我们知道国家需要什么,具备这种眼界。”戴长征这样认为。而记者觉得最重要的是戴长征做什么事都会奋不顾身地投入进去。他说:“我不是天才,但肯下笨功夫,做事不轻易动摇。”

戴长征一直立足于学术研究,他感觉做学术研究一定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作为一院之长他还希望学习国际知名大学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此,他多次走出国门学习交流。2002年到2003年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行政大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和2016年分别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政治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他看到,国外大学普遍弥漫着自由独立探索学问的氛围。学生选课有相当的自由度,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很紧张。有的学校甚至允许师生在图书馆里面吃饭、睡觉,一周不出图书馆。这些都与曾经想象的不同。戴长征也不忘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和形象,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他在美国做了四五次讲座,很受欢迎。这说明外国人还是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也说明中国学者需要有责任担当,力所能及做一些增进各国相互了解的工作。

戴长征认为,国际关系学院要能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优秀品质和卓越能力的学生。与知识相比,能力培养更重要,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戴长征常跟学生讲,学理论的人是国家和社会的病理医生,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保健、做诊疗。他倡导深度育人和精准育人实践,主张教师要在学生培养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经有一次,他往返两千多公里去很偏远的地方参加已毕业研究生婚礼,令学生一家非常感动。他认为千里迢迢参加学生婚礼这件事,本身不难也不算什么,但毕竟表现了对学生的关心,表达了对学生的爱护。这样做,不就是一次深度育人和精准育人的实践吗?教书育人,只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就一定会出成效,会结硕果。

戴长征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天处理完公务通常已是晚上六七点钟了。不忙的时候,他在回家前会约学生,了解学生情况,探讨学习和学术问题。他总是跟学院的老师们说,教师要做到传、帮、带、导、教。“传”就是传授知识,“帮”就是关心帮助学生,“带”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导”就是让学生看到更高更远处,“教”就是答疑解惑,诲人不倦。真心付出,必有回报。贸大国际关系学院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从不太理解、一知半解,到深入了解、主动了解,从不太认同、一般认同,到高度认同,绝不是偶然的。而学院的毕业生也普遍受到外交部、中联部等党政部门及包括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外企等用人单位的欢迎,赢得高度评价。

戴长征对学生保持一贯的耐心和热情,同时要求也非常严格。学生很喜欢他的课程和讲座。20年来,他为每届本科生讲授政治学基础课,讲课时会联系现实社会,从不生搬硬套。

戴长征非常重视学生的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写作。他认为做论文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严谨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推动学生通过做论文把知识运用和能力养成挂起钩来,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他曾指导2008级两位优秀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也深受影响和教益。其中一位叫罗兆天,他本科毕业后录取到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博连读,由于学业优异,2019年博士毕业后直接被芝加哥大学录用为助理教授。另外一位张一飞同学,在美国硕士毕业又在外交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已经迅速成长为国关学界新秀。

作为院长,戴长征是非常有凝聚力的领导。对于学院老师,戴长征强调要用远大目标去引领,用真心诚意去凝聚,用干事创业去团结。他常跟老师们谈心说:“在学校,个人成名成家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教好带好。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首先要当好教练员,再当学术上的运动员。”十几年来,他在院长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任何事都未雨绸缪,想在前面。“不投入、不拼命是不可能成就事业的。”戴长征感慨道。

 

 

 

家国情怀

戴长征认为自己不是天才,但愿意往深处想,往实处走。多年来,对于他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从学语言、学技能转变为学理论、学思维;第二就是终于可以在这样好的一个平台上做学术研究,从事学科建设事业。筚路蓝缕十多年,非常辛苦,但非常有意义。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院的创建与管理必然要占用学术研究的时间。他将大半时间用在公务上,白天处理学院事务,下班后才有两三个小时做学术。但是他在学术上没有掉队,靠的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平时的勤奋努力。他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四个一批”暨文化名家人才。学习强国平台在2019年就收录了他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的5篇理论文章。他用中英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等转载21篇。但他却认为还没有达到学术上的理想状态,这是他感到遗憾的地方。

学术研究方面,戴长征正在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的研究。他特别重视国家兴衰、国家治理、国家认同、以及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他认为,这些问题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值得研究。戴长征常说,做学问首先就需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既来自于对学术领域的深入了解,也来自于对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没有脱离现实的学问,也没有不需要学问去回答的现实。

戴长征是个事业成功的人。什么是“成功”?正如他常对学生所讲的,“所谓成功不是你做到什么位置,而是你在你的位置做了什么。在任何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成绩来,把一件事做彻底了,别人做不到的自己做到了,你就是成功者。”通过对戴长征的访谈,记者感到,家国情怀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有这样情怀的人,就会从高远处出发,焕发起自身无穷的力量,不断地进取,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附:《中华英才》2020年5月刊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