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新闻快讯】我院成功举办第十一期惠园国关青年学术沙龙活动
【新闻快讯】我院成功举办第十一期惠园国关青年学术沙龙活动
2025年5月28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在诚信楼229会议室成功举办第十一期惠园国关青年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曹德军主讲,主题为“国际政治的意图识别:从昂贵信号到廉价话语”。我院陈翔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会。
(曹德军副教授做讲座)
在讲座中,曹德军老师指出,国家间意图识别的核心困境源于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信号传递成为意图识别的关键,存在“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两种策略。信号传递理论在此框架下形成两大路径:理性主义强调“昂贵信号”的可信性,其以高成本投入为特征,通过“观众成本”与“沉没成本”发挥效应;认知主义则关注“廉价信号”的社会建构作用,如面对面外交中的情绪互动,这类低成本沟通通过情感共鸣与认知捷径影响信任判断。此外,曹老师还结合历史案例,如二战前夕大国的信号误判、冷战时期美苏领导人的“试金石”检验等,阐述了意图识别偏差的影响。最后,曹老师阐述了对于信号研究前景的思考,认为现有研究需突破两大瓶颈:一是整合理性主义与认知心理学路径,兼顾成本逻辑与情感认知;二是纳入非西方世界经验,增强理论适用性。曹老师认为未来研究还可引入时间变量,分析不同互动阶段(试探、博弈、信任建立)中信号策略的动态调整,为理解国际政治中的信任建构与冲突管理提供新视角。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陈翔老师向曹德军老师做客指导表达了衷心感谢,对曹老师的研究表示了充分肯定,指出这项研究不仅展示理论与现实的交融,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学界对外交信号研究的反思,加强对新兴国家外交信号的重视。围绕实力对比、战略文化、历史经历等因素对于国家间信号互动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给信号传递行为带来的新变化,陈老师与曹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曹德军老师还针对听众提问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释。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讲座为与会者展示了国际政治意图评估和信号传递领域的前沿学术进展,启发听众积极探索中国外交实践中的信号传递与大国互动逻辑。惠园国关青年学术沙龙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师生深化对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国家安全学重要和前沿议题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学术思考,帮助同学们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