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系

杨渊浩
杨渊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2015年7月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
2013年9月-2014年9月Duke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9年9月-2011年7月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博连读
2005年9月-2009年7月中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士
任职经历
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吉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
2018年8月至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主持科研项目
1.《增进民生福祉的民主逻辑及实现机制研究》(24BZZ011),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024年
2.《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3YJC71010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23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民政兜底性保障的公共性价值研究》(MCA20211763),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委托课题,2021年
4.《比较视野下中国民生建设的制度优势研究》(20QN05),校级青年项目,2020年
5.《体育与社会发展》(2016M601390),第6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二等资助,2016年
学术论文
1.民生政治: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历史嬗变及底层逻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
2.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民主制度:优势、挑战与前景,《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
3.民政兜底保障的公共价值论析,《中国行政管理》,2022年第12期
4.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之策及价值意蕴,《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1期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
5.迈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探索》,2022年第5期
6.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新时代民生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22年第11期)
7.民生:后发展国家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资源——中国经验与世界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收录于《新华文摘》2022年第19期论点摘编)
8.社会组织发展与中国民生建设,《探索》,2016年第4期
9.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对政治学若干理论的创新,《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16年第21期)
10.中国古代民生建设的政治学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4期
11.西方民生建设背景下政府职能的演变及特征,《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7期
12.理顺政府间关系: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9期
13.民生建设的市场化改革探析——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研究视角,《行政论坛》,2014年第1期
14.试论当代中国政治整合机制,《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4年第7期)
15.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政治学解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4年第3期)
16.西方福利国家演变及其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2期
1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策,《新视野》,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4年第1期)
18.试论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政治学报》2013年第5期)
19.民生政治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探索》,2013年第1期
20.以制度与人的互动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6期
21.试论民生的政治价值及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12年第6期
22.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的制度思想比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23.八二宪法与中国民主建设,《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8期